铁警师徒的第28年坚守和第一个春运:平凡岗位护平安旅途******
(新春走基层)铁警师徒的第28年坚守和第一个春运:平凡岗位护平安旅途
中新网太原2月3日电 题:铁警师徒的第28年坚守和第一个春运:平凡岗位护平安旅途
作者 李庭耀 李小朋
“各位旅客,春运期间出行人多拥挤,请大家过安检后及时检查自己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,以免遗漏或误拿影响后续出行。”2023年春运正在进行,山西太原火车站进站口,民警刘学强和李晨俊穿梭在人群中,不断向旅客发出提醒。
今年50岁的刘学强是太原铁路公安处太原车站派出所值勤二队民警。从警28年,他先后经历乘警等多个岗位,2012年调动至太原车站派出所工作至今已在执勤岗位10多个年头。李晨俊今年28岁,2022年才调到太原车站派出所工作,这是她在执勤岗位的第一个春运。
为使年轻民警更好融入春运工作,单位专门安排刘学强与李晨俊结成师徒对子。春运期间,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明显增多。早上一接班,太原火车站候车室里已坐满了拎着大包小包的旅客。安检查危盯控、候车室巡查、旅客安全宣传、列车乘降组织……刘学强带领李晨俊忙碌起来。
民警刘学强和李晨俊正在与旅客进行交流。 李小朋 摄一上午的时间,刘学强的微信运动步数就已突破1万步。长期在一线工作,刘学强患有一些慢性疾病,每次下班都会先坐在凳子上稍微歇缓一下,然后才慢慢回家。但在执勤岗位上,刘学强却始终不服老,精神饱满。午休间隙,看到师父腿部疼痛,李晨俊悄悄帮他打好午饭,带到了进站口执勤室。
28年来,刘学强接触最多的就是旅客。看到旅客遇到困难,他都会第一时间主动上前询问,提供帮助。面对违法犯罪,他也总是嫉恶如仇。2017年到2019年,刘学强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公务员称号,又在2021年到2022年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公务员称号。
1月14日下午,刘学强和李晨俊在候车室执勤过程中,接到一名旅客求助。对方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,准备乘坐火车返回老家,发现随身携带的黑色背包丢失,里面装有身份证、现金,还有一些给家人购买的新年礼物等物品,求助时神情慌张。
根据失主提供的信息,刘学强安排李晨俊联系派出所视频指挥室,通过监控摄像头追踪,发现失主在售票厅过安检后,急急忙忙去买票,把背包落在安检仪上,而跟在他后面的一位中年男子拿起背包装进自己的箱子里。
民警发现捡包男子已经进入候车室,刘学强立即出动,找到这名男子。有视频为证,对方承认在售票厅捡到黑色背包。刘学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,并核对包内物品后将包还给失主。
没有惊天壮举,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和默默坚守,刘学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帮助年轻民警快速成长,李晨俊也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学习掌握各项业务技能并学以致用。春运还未结束,刘学强和李晨俊仍在平凡岗位守护平安旅途。(完)
“Z世代”“迎财神”:盼经济稳发展工作前景好****** (新春走基层)“Z世代”“迎财神”:盼经济稳发展工作前景好 中新网杭州1月26日电(记者 董易鑫)刚过零点,不少人的朋友圈开始“刷屏”——“初五迎财神”“财神请进门”“新的一年祝我财源滚滚”。类比往年,今年发送上述内容的人群中,“Z世代”占比越来越大。 “2022年,我辞掉了一份工资待遇、工作内容都不太满意的工作,转发‘迎财神’的朋友圈为的是讨个好彩头,新年能面试上一份好工作。”1998年出生的山西省运城市市民赵茜茜说,从祖辈至父辈的传承风俗习惯来看,她家的“迎财神”仪式一般是初五晚上进行,寓意“财神今年住我家”。 中国传统民俗里的正月初五俗称“破五”“送穷”“迎财神”。“破五”又叫“赶五穷”,分别是智穷、学穷、文穷、命穷、交穷。由于地域、文化的不同,中国各地“迎财神”的习俗也有差异。 赵茜茜发布的“迎财神”朋友圈。 董易鑫 摄26日一早,2001年出生的杭州市民冯雨晴随父母一起前往杭州的“天下第一财神庙”北高峰灵顺寺祈福,出门前她还给自己养的小猫开了一只猫罐头。 “传统文化要讲,家里的‘招财猫’也要兼顾。我的愿望是希望自己今年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。”她和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近期的迷茫:今年,她在面对毕业后应该工作、考研还是出国深造等众多选择时,有些迷茫。 202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,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 “我大学学习的是金融学,平时会和同学一起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,研究各地的就业政策。今天,我们好几个同学都发了‘迎财神’的朋友圈,大家互相在评论区里许愿有个好‘钱途’。”冯雨晴笑道。 当日,1997年出生的成都人刘穗踏上了前往深圳的列车。“虽然我们家没有专门的迎财神仪式,但是一家三口都不约而同转发了‘迎财神’的朋友圈。今天我就回去准备上班了,毕竟财富还是要靠双手创造。”她说,自己目前已经拥有10万元的存款,实现了自己毕业时定下的阶段性目标。几天前,她与几位好友约定了今晚到深圳后一起爬山露营,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“顶峰相见”。 在“Z世代”眼里,虽然中国传统的“迎财神”已在时代浪潮中衍生出无数种新鲜解读,但“异口同声”的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”。(完)
|